侨龙应急IPO告败一年后重启资本路, 2024正版资料大全免费 上市注册批文失效之谜终揭!

导读:在2023年6月,侨龙应急获得IPO注册批文后,其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事项呢?那便是期后业绩的大幅“暴跌”。那么,原本业绩一向稳健的侨龙应急,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这一上市的关键期内,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其业绩的“巨震”呢? 2024澳门资料免费大全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周嘉薇@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如果要盘点2024年中最不幸的拟IPO企业,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侨龙应急”)应榜上有名。

作为一家定位于应急装备技术创新型企业,侨龙应急主要从事应急抢险装备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供排水应急抢险装备,主要客户为全国各地市的应急管理局、城市管理局、水利系统、水务及防汛系统、 消防系统、武警部队、大型石化及电力企业等国家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早在2022年2月,侨龙应急即在长江证券的保荐下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由此拉开了其漫长的IPO上市审核之旅。

好不容易一路过关斩将,闯过了深交所上市委会议的审核之关,并顺利获得了证监会的认可,于2023年6月8日正式获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但侨龙应急最终还是未能如期登陆创业板,倒在了A股上市大门前的最后一道发行流程之上。

彼时,在侨龙应急IPO成功获得证监会的注册批文后,其却迟迟未能公布正式的招股说明书由此进入到接下来的发行程序。

直到2024年6月8日,侨龙应急IPO的发行依旧未有任何动静。

据彼时证监会下发的一份落款时间为2023年6月8日的名为《关于同意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的文件中称,证监会同意侨龙应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并要求其严格按照报送上交所的招股说明书和发行承销方案实施发行,而该份批复的有效期则为“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

同样,早在2023年2月证监会落地并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中也明文规定:“中国证监会的予以注册决定,自作出之日起一年内有效,发行人应当在注册决定有效期内发行股票”。

也即是说,证监会下发的注册批文有效期仅12个月,如果企业未能在该期限内发行股票,便意味着其该次IPO的失败。

一度曾仅距离A股上市一步之遥,料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再次资本化的机会。

侨龙应急亦是如此。

日前,在距离前次因上市注册批文失效而IPO失败近一年后,侨龙应急再度拉开了第二轮闯关A股上市的序幕。

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公布的最新受理挂牌审核企业名单中,侨龙应急的名字作为最近的一批申报者现身其中。

显然,挂牌新三板交易并非侨龙应急的最终目的,冲刺以新三板挂牌为上市必要条件的北交所,才是侨龙应急此行的真正意图。

目前,为侨龙应急新三板之旅提供保荐业务的依旧为长江证券。

就基本面而言,曾经受了深交所创业板更为严苛考验的侨龙应急,要成功挂牌新三板,应实属小菜一碟。

公开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侨龙应急的业绩再度迎来了惊人的爆发,其营业收入达到了9.18亿,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成功突破2亿规模。

要知道,当年侨龙应急在前次申报创业板IPO的报告期中,其营收最高记录也仅是2022年的3.78亿,对应扣非净利润最高也仅1.04亿。

侨龙应急并非是近年来因IPO注册批文过期而上市失败的首例。

如在侨龙应急前次上市批文到期之前的一个多月前,2024年4月26日,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通药物”)是已先其一步体会到了上市注册批文失效的无奈,这也使得其成为2024年来首家未能在注册批文有效期内启动发行的拟IPO企业。

2024年6月底,在侨龙应急IPO饮恨A股后,润阳股份IPO紧步其后尘承认上市因注册批文到期未能完成发行而失败。

仅仅不到一个月,2024年7月19日晚间,距离北交所仅差最后临门一脚的企业——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志股份”)也以一则公告宣布了其筹谋近两年的上市之旅以失败告终。

此时,距离监管层下发给科志股份北交所上市获准的批文有效期也仅余最后一日。

科志股份在上述相关公告中称,由于负责其此次上市的保荐机构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资格尚未恢复,目前不具备启动发行上市的客观条件,不能在上市注册批复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发行。

2024年9月12日,A股上市公司深圳华强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深圳华强电子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子网”)未在当日前实施本次IPO股票发行,因注册批复到期而自动失效。

不过,侨龙应急却是这批因IPO注册批文失效而与A股上市擦身而过的“不幸”企业中,最“神秘”的存在。

早前,据叩叩财经获悉,上述几家“同病相怜”倒在上市最后一关的企业,大部分注册批文失效的原因都已明朗化。

如新通药物是受限于彼时监管层对“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审慎;润阳股份源自于竞争对手的举报使其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核查;科志股份主动承认遭问题中介机构的拖累;电子网的失败则与A股分拆上市的强监管政策有关。

唯独侨龙应急,其前次创业板IPO在获得注册批文后的蹊跷“掉队”,始终成为了一大悬案。

不过,随着如今侨龙应急重启上市部署,当年其上市注册批文失效之谜也终于得解。

“自同意注册之日起至本次股票发行结束前,你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在当年证监会对侨龙应急下发的上市注册批文的最后,如此强调称。

在2023年6月,侨龙应急获得IPO注册批文后,其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事项呢?

那便是期后业绩的大幅“暴跌”。

“对于拟IPO企业而言,如果在IPO报告期后的最新一期营业收入或利润出现了超过50%的下跌,就将被认定为重大事项。早前,在核准制下,监管层一度明晰如果拟上市企业最近一期业绩出现同比50%的下滑,将不再继续推进其上市的审核。”一位来自于沪上某大型券商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叩叩财经,虽然这一条规定在注册制审核下未进一步明确,但业绩出现大幅波动肯定仍会影响到IPO企业的上市结果。

侨龙应急在2023年中的业绩跌幅,则已远远超过了50%的“警戒红线”。

据日前侨龙应急在新三板披露的挂牌申请材料显示,在2023年中,其营业收入仅录得1.85亿元,同比下跌51%,而更惨不忍睹的则是其当年的扣非净利润仅有1060.58万元,同比下跌幅度达到了惊人的89.8%。

“在2024年上半年,侨龙应急的相关经营态势与2023年相较应仍未发生质的转变,故其在注册批文有效限期2024年6月8日前,未能向监管层证明其业绩等相关重大事项已获改善的结论认可。”上述投行人士认为。

那么,原本业绩一向稳健的侨龙应急,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这一上市的关键期内,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其业绩的“巨震”呢?

1)业绩巨震的背后

在2023年之前,侨龙应急的基本面可谓稳健。

据侨龙应急当年创业板IPO闯关之际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间,其营业收入从最初的1.58亿增至近3.79亿,三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54.8%,扣非净利润也从2020年的3000万出头,至2021年就已突破1亿规模,并在2022年有着小幅的增长。

也正是有了这一系列成长性显著的财务数据,侨龙应急前次创业板IPO成功在2023年6月获得了证监会的注册认可。

据叩叩财经获悉,当年,在证监会决定对侨龙应急下发其IPO的注册批文之时,因彼时其2023年中报数据尚未出炉,监管层曾要求其提供对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预测,以判定其是否存在“期后”业绩的变动异常。

据侨龙应急向证监会提交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测数据称,在2023年1-6月,其营业收入约在1.16亿至1.48亿之间,对应的扣非净利润则在3004.88万至3930.87万之间。

虽然预测数据较2022年同期有一定的跌幅,但侨龙应急解释称“通常上半年为公司销售淡季,但上年同期部分消防订单集中交付验收,业绩基数较高”;“消防领域订单整体受下游客户内部调整等因素影响,采购计划和流程有所延后”。

显然,证监会采信了其给出的业绩预测。

侨龙应急也因此成功获得了其前次IPO的注册批文。

但还未等侨龙应急来得及为自己即将成功上市而弹冠相庆,随之而来的一场政策“变化”就将其席卷其中。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等方面。

按道理来说, 上述这高达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大大激发侨龙应急所在的应急装备行业所在的市场需求,应该大幅提高其经营规模,对其基本面大有提振。

但也正是这万亿特别国债实施的时间点,却让侨龙应急在其IPO最关键的时刻经历了一次业绩巨震。

2023年上半年开始,因下游企业对万亿特别国债的预期,开始纷纷调整采购计划,部分客户将原计划的采购纳入特别国债项目中。

“特别国债项目落地进度慢于整体规划和预期,进一步降低了2023年的采购额”,侨龙应急在日前向新三板递交的挂牌申请书中,如此解释其2023年经营数据的大幅下滑,此外,其也承认,在2023年中,“消防领域订单整体受下游客户内部调整等因素影响,采购计划和流程延后”。

正因为下游企业因万亿特别国债的实施调整其采购节奏,也让侨龙应急早前向证监会提交的业绩预测变得极不审慎。

据叩叩财经获得的一组侨龙应急2023年上半年实际经营数据显示,因下游企业的采购计划的调整,原本被其预测在1.16亿至1.48亿的营收最终实际仅录得5598.01万元,不到侨龙应急此前向证监会提交的业绩预测数据的一半。

虽然根据相关部门对万亿特别国债的使用安排,资金中有5000亿元于2023年第四季度使用,剩余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但在2024年第二季度之前,侨龙应急并未明显因此获益。

同样据叩叩财经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侨龙应急的营业收入也仅有2657.3万,几乎与2023年同期的实际营收数据持平,而在2022年中,侨龙应急前三个月的营收则已达到了5884.2万元。

在经历了近一年因下游企业的采购调整而带来的业绩下滑后,万亿特别国债为侨龙应急的提震效应终于开始在2024年第二季度显效。

在2024年第二季度中,其营业收入环比大增至9447.4万元,重新回到2022年第二季度的收入水平。

在2022年第二季度中,侨龙应急营业收入达到了9312.25万元。

此时侨龙应急虽业绩已现回归正轨的曙光,但其前次IPO注册批文时效性却在其2024年中报数据出炉前便已早已过期。

由此,侨龙应急前次创业板IPO以一种遗憾的结局收场。

值得欣慰的是,侨龙应急用其接下来的经营表现似乎也在证明着其前次IPO失败实属一次“误杀”。

随着万亿特别国债在2024年对侨龙应急经营带来的正向影响不断显现,其营收和利润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在2024年中,侨龙应急的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1.85亿增长至9.18亿,其中,高达7.97亿的营收来自于2024年下半年。

在营收暴增的同时,2024年,侨龙应急的扣非净利润也实现了同比超过184%的增幅。

在2024年业绩终于扬眉吐气之下,前次遭受到“误杀”的侨龙应急在2024年年报出炉后不久,遂决定重启上市路。

但有了2024年因“万亿特别国债”影响带来的经营繁荣,在相关政策实施完毕后,侨龙应急又将在2024年之后何以为继守住这份业绩呢?业绩的高增长将如何维持其持续性?这恐怕也将成为重启上市计划的侨龙应急接下来所需认真思考和面对的。

“2024年业绩高增长,为侨龙应急重启上市带来了一个好的开头,但也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起点,尤其是这一高增长业绩来自于行业的短期政策刺激,在接下来的一两年中,因基数较大,业绩很容易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便很可能对其之后的上市审核产生实质性影响。”上述资深投行人士担忧地指出。

2)重签“对赌”协议压注2027年中之前上市

在前次IPO注册批文失效一年后,侨龙应急迅速再次启动上市计划,除了有业绩的加持外,“对赌”协议的重压也是缘由之一。

侨龙应急在前次冲刺创业板IPO之时,即身负可恢复条款的“对赌”协议。

据侨龙应急彼时向深交所提交的创业板上市申报材料显示,其曾与多家外部投资者签署了相关协议,约定若公司未能在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相关投资机构及投资人有权要求侨龙应急控股股东环宇科技及实际控制人林志国、林秋英、林立伦、林立珍回购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

不过上述“对赌”协议自侨龙应急向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材料获得受理时终止,但若侨龙应急最终未能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并流通的(包括但不限于侨龙应急向有权部门提交上市申请后申请撤回或中国证监会或其他有权部不予批准侨龙应急公司上市申请或注册),则相关协议自动恢复法律效力,并自始具有约束力。

据叩叩财经了解到,在2024年6月,侨龙应急虽然获得了证监会的注册批文,但最终未能在批文有效期内完成上市,从而导致IPO失败,引发了上述“对赌”协议的恢复,随后,一名名为陈霞的自然人投资者要求侨龙应急实控人等按约定履行股票回购承诺。

陈霞是于2018年2月入股侨龙应急的,最初其相关股权由另一名自然人俞烨根代持。

2019年10月25日,在相关股权代持解除归位后,陈霞以75.76万股的持股数位列侨龙应急第九大股东之位。

2024年10月30日,在侨龙应急前次IPO确认失败四个月后,陈霞与侨龙应急控股股东——环宇科技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侨龙应急75.76万股股份以871.54万元全部转让给环宇科技。

不过,绝大部分投资者选择了继续与侨龙应急“绑定”重走上市路。

在此次侨龙应急递交新三板挂牌申请之前,一系列的“对赌”协议又在侨龙应急实际控制人和相关投资者之间签订。

据侨龙应急披露,2024年12月30日和31日,侨龙应急控股股东环宇科技、实际控制人林志国、林秋英林立伦、林立珍分别与多家现存的投资者签订股份回购协议,约定:在2027年6月30日之前,若侨龙应急未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或者北京证券交易所完成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侨龙应急有关股份未能被上市公司或其他方按照不低于协议约定的每股回购价格完成并购,则相关投资者有权要求环宇科技、林志国、林秋英、林立伦、林立珍回购各投资者所持侨龙应急的部分或全部股份。2024澳门资料大全免费

(完)

出处:39888.com大三巴论坛

欢迎向您的朋友推荐本站或本资料,一起交流!